详细资料

这首庄严、肃穆、稳重、宁静的圣诗,在抗战时期,使许多基督徒得安慰与力量。 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德国的女作家许兰格(Katharina von Schlegel, 1697-1765)。她在德国复兴运动时期是一位很活跃的

妇女领袖,有人说她是信义会女宣部的负责人,与当代的作家及宫廷贵冑都有往来。这首诗载于她在1752年出版的诗歌集,但大部份诗歌都未被译成英文。

「我灵镇静」原诗有六节,以诗篇46:10「你们要休息,要知道我是 神」;以赛亚书30:15「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。」以及帖撒罗尼迦前书4:17「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,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,在空中与主相遇。 这样,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。」为依据。主题是「我们的力量,来自安静的信靠 神的引领。」

第一节;称上主为「天友」,要信靠 祂的安排。 

第二节;提到主与门徒风雨同舟,平静风浪,一切风暴终必过去。

第三节;人生短暂,遥望最后的永息。

约在一百年后,苏格兰的自由教会,有一位热心宣教的会友卜薇

Jane L. Borthwick, 1813-1897)将这首圣诗自德文译成英文。   

本圣诗曲调,取自被誉为「芬兰国宝」,著名的作曲家西贝流士

Jean Sibelius, 1865~1957)在1899年所作的交响乐「芬兰颂」

Finlandia)的主题。西贝流士是说瑞典语的芬兰人,父亲是外科医生。他幼年在俄军占领下生活,自幼他酷爱音乐,五岁学钢琴,十四岁学提琴,后赴柏林及维也纳,随名师学习音乐。他在1893年回国执教,被强烈的国家意识所感动,因此他的作品中洋溢着爱国情操,充满了民族音乐的色彩。1917年芬兰正式独立,「芬兰颂」在推动独立革命运动中,起了重要的作用。

手机访问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