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资料
有一种安息是经历患难而获得的。 它不是无奈,也不是故作镇定,而是将身心疲倦困乏的自己投入主怀,享得的安憩。
这首圣诗告诉我们该怎么做。 这是波纳(Horatius Bonar, 1808-1889,见 p. 67)在1846年所作。 原作以「加利利之声」(The Vocie of Galilee)为名,他的后裔迄今还珍藏着原稿。 慕迪称波纳为「当代苏格兰最伟大的圣诗作者」。 波纳自己说,他的诗多数是在旅途舟车上,随手拿起铅笔,找一张纸,即兴而作,因此潦草、模糊。 虽然他作的六百多首诗,韵律常有错误,但将基督的生命反映入人心,而且文意清楚明确,因此深被信徒喜爱。
波纳的祷告生活是非常严谨的,他的仆人看他每天祷告,都是那么地殷切,受感动而说:「像他那样圣洁的人,尚且如此需要祷告,何况我呢?」自此那仆人便成为一个热心的信徒。
这首诗歌有两个曲谱,其一是用史博(Louis Spohr,1784-1859)所作的圣乐「救主最后的时刻」(The Last Hours of the Saviour)中的一段独唱改编而成。
多数诗集都选用戴克(John B. Dykes, 1823-1876)的曲谱。 每节的前四句用带有幽柔气氛的降B调,是主安慰困倦信徒的柔声;后四句则用欢愉的升G调,信徒的信心得激励,尤其在最后两小节达欢欣的高峰,实在是难得的配曲。
戴克是英国人,十岁时就在教会司琴,在大学时组织音乐协会,创作诙谐性的音乐。 1847年,就任圣职后,不再随便作曲,专心指挥教会诗班。 1861年Durham大学赠他音乐博士学位,一年后他被奉派为St. Osward’s 教区牧师,终身留守此职,所有的圣诗曲调也都是在此时完成,共计有276首;但流传下来的不多,因为有人认为他的曲调松弛、柔弱、削减了歌词的原有的含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