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资料

詹玫蕊(Mary D. James,  1810~1883)出生时,她的母亲想到路加福音10:42而祈祷:求神让这小女孩能像马利亚一样,选择上好的福分,坐在耶稣的脚前。这个祷告预言了玫蕊的一生。她终身敬爱她的救赎主,无论在教主日学,向人传福音或写圣诗都高举主圣名。

玫蕊在十岁时参加一个奋兴会,被圣灵感动,讲员呼召时,她无法挤入拥挤的人潮。 有一位弟兄看到了,就将她带到台前,她就在那里专注地向主祷告。 回家后,她的母亲鼓励她继续为自己的灵魂祷告。三天后,她在一祷告会中决志信主。二年后,她在另一个祷告会中,经历了众罪被宝血洗净,内心一片清纯的经验。她在十三岁时,主日学校长邀请她教课,带领六个6-9岁的小女孩。 当时她很惶恐,自忖年幼学浅何以为师? 但在牧师和主日学校长的鼓励下,她祇好勉为其难。玫蕊认真地教主日学,不久她的班上,已增到十二个学生。她关心每一个学生,经常邀请她们来她家中。如果其中有人病了,她就带礼物前往探访,她更把握住每一个带领她们信主的机会。在以后的六十年中,她一直关怀儿童的信仰。她担任主日学教师及校长许多年。

玫蕊和潘菲比(Pheobe Palmer)是好友,她们是十九世纪美国圣洁运动(Holiness Movement)的推动者。她经常参加圣洁营的聚会,有时也领会。1870年年终,玫蕊回顾这一年来神的特别恩赐和带领,深感要过得胜的生活,必需完全委身,因此她写了这首她最著名的圣诗,作为1871年的新年的立志。正如罗马书6:12~13「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,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。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,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,将自己献给 神,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 神。」 

这首诗歌有三个曲调,最常用的是史涤平(George C. Stebbins,  p.13)的谱曲  拿撒勒教会的创立人 Phineas Bresee 认为这是当代最有感性的圣诗,是基督徒的典范。

手机访问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