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资料
这首认罪悔改的诗是法国改革宗教会牧师莫诺德(Theodore Monod, 1836-1921)所作。 莫诺德在获得巴黎大学理学士及文学硕士后,改读法律;嗣后,又在英美两国修读神学,并被按立为牧师。1864年,他返回法国任改革宗教会牧师,但他自己认为是福音派的牧师,超越宗派的范围。
1874年7月,莫诺德在英国蒙邓普爵士(Lord Mount-Temple)家主领献身聚会,他写了这首诗,送给主人。后者很喜欢它,视为悔改者的箴言。同年十月,蒙邓普爵士在牛津举行一连串献身聚会时,就将它印在秩序单的底页上,众人咸认为这是一首个人灵修的好诗。但莫诺德当时没有想到日后它会成为一首圣诗。 每节的最后一句,表达了信徒灵程的进深。诗的意境合乎逻辑而切实,完美而平衡。由“专爱己郄不爱你”进到“虽爱己但也爱你”,再到“少爱己更多爱你”,最后“不爱己专一爱你”。它表明了从自私的爱到完全奉献的过程,也是「祂必兴旺,我必衰微」的写照。
这首诗歌的曲谱,最早由范笙(Charles J. Vincent, 1852-1934)在1877年配曲。其后慕迪(Dwight L. Moody)和孙基(Ira D. Sankey, 见p.13)在巴黎布道时,听到这首歌,深受感动。 布道团的男高音麦格翰(James McGranaham, 1840-1907, 见 p.83)另谱一曲调,即今日各诗集中常用之谱。 1939年,纽约的圣派屈克(St. Patrick)天主教堂的风琴师荣恩(Pietro A. Yon, 1886-1943)另为此诗配曲,曲名是「圣奥古司丁」(St. Augustine),因该诗内容宛似圣奥古司丁的心路历程。